小麥赤霉病別名紅麥頭、爛麥頭,該病從幼苗到抽穗都可發生,主要引起苗枯、莖基腐、稈腐和穗腐,其中為害最嚴重的是穗腐。近幾年隨著秸稈禁燒工作的推行,秸稈還田面積較大,而秸稈還田質量往往不高,導致田間菌源充足,如果小麥抽穗揚花期遇到陰雨天氣,再加上防治不力,往往會導致赤霉病嚴重發生,近幾年這種情況常常出現。
一、發生條件
小麥赤霉病的發生和流行主要取決于品種抗性,當年菌源量和小麥抽穗揚花期氣象條件等。目前生產上種植的小麥品種繁多,沒有對赤霉病免疫或高抗的品種,中抗到中感的品種很少,高感病品種比例很高,在生產中單靠品種抗性不能抵御赤霉病危害。赤霉病菌以子囊殼的形式在玉米秸稈或稻樁上越冬,秸稈禁燒還田后,病原體在秸稈上越冬,麥田菌源充足。而小麥赤霉病是一種典型的氣候型病害,小麥抽穗揚花期如遇連續3天以上的陰雨天氣或大霧天氣,就能造成病害大流行;連續3天降雨達12毫米以上,十分有利于赤霉病菌侵染。麥苗稠密,田間郁蔽,空氣相對濕度80%以上,即使沒有降雨也能造成赤霉病大流行。赤霉病菌一般在小麥開花至盛花期侵染率最高,抽穗期次之,乳熟期病菌侵染率明顯降低,糊熟期后病菌基本不能侵入,錯過防治適期沒有效果。
二、危害對象
小麥赤霉病主要是對小麥的產量及品質造成危害,在大流行年可使小麥減產30%—60%,中等流行年可使小麥減產5%—15%,一般在揚花期侵染,灌漿期顯癥狀,成熟后若成災,嚴重的甚至造成絕收,危害性非常大。小麥赤霉病是由真菌毒素引起的,不但能給小麥造成產量損失,還嚴重影響小麥品質,當人食用染上赤霉病的小麥后會引起惡心、腹瀉、眩暈、發燒等中毒癥狀,嚴重時還會引起大出血。相關專家指出,食用染病小麥的含量不能超過4%,一旦超過便不能食用,只能銷毀。若喂食動物后會出現萎靡不振、食欲減退、站立不穩、嘔吐等中毒癥狀,嚴重時甚至死亡,且毒素還能傳遞到動物的肉、蛋、奶中,還會危害人類。
三、防治時機
小麥赤霉病可防、可控、不可治,必須加強監測、立足預防,小麥赤霉病防治要采取“預防為主,主動出擊”。小麥一般在抽穗后2~7天開花,抽穗期溫度高則有時邊抽穗邊揚花,全穗開花需3~5天,全田可持續6~10天。小麥抽穗時間長短及到揚花的時間,和當時的氣溫相關,溫度越高開花速度越快。因此,小麥齊穗期至初花期(揚花株率約5%~10%)的講法并不準確,小麥齊穗期并不一定在初花期之前,尤其是抽穗期溫度高時,小麥邊抽穗邊揚花,小麥初花期明顯會在齊穗期之前。防治赤霉病要掌握好防治時期,若抽穗期遇到連陰雨,有流行可能時,噴藥時間寧早勿晚,在10%小麥抽穗至揚花初期進行第一次噴藥,間隔5-7天,進行第二次用藥。噴藥時要重點對準小麥穗部均勻噴霧,如遇噴藥后下雨,則需雨后補噴。
四、防治措施
1、選擇抗(耐)品種:目前,尚未發現對小麥赤霉病免疫的品種,但品種之間的抗病性差異顯著。
2.深耕翻地,掩埋秸稈:通過土壤深翻把秸稈掩埋在20cm以下土層,輔以腐熟劑加快秸稈腐熟速度,惡化病蟲害生存環境,壓低赤霉病菌等病蟲基數,減輕赤霉病等重發潛在風險。同時加深耕層還利于小麥根系下扎,培育壯株,增強植株抗病能力。
3.增施磷鉀微肥,減少氮肥用量:在小麥底肥利用上,要做到有機無機結合,增施磷、鉀、微肥,減少氮肥用量,增強抗逆能力,防止苗期過早郁閉和后期倒伏。
4.完善田間溝系配套工程:特別是低洼地塊和稻茬田,要搞好田間溝系配套工程,疏通好腰溝、墑溝、地頭溝,做到溝溝相通,降低地下水位,避免漬害、濕害發生和降低田間濕度,創造和提供有利于小麥生長而不利于赤霉病發生的生態環境。
5.播量要適宜、播深要適度:播種時要根據品種特性,墑情、播期早晚,整地質量等因素確定適宜播量,以免大播量帶來的基本苗過大、苗期過早郁閉而利于感染
6.掌握關鍵時期,及時進行藥物防治:小麥抽穗揚花期,是病菌浸染的有利時機,也是防治的關鍵時期。此期要嚴防死守,見花打藥,及時進行藥物防治。通常首次最佳施藥時間為揚花期。因此揚花初期選用氰烯菌酯、戊唑醇及其復配制劑,以及耐雨水沖刷劑型。注重交替輪換用藥,避免或延緩抗藥性產生。推薦使用自走式寬幅施藥機械、自主飛行無人機等高效植保機械,選用小孔徑噴頭噴霧,避免使用擔架式噴霧機。同時,添加適宜的功能助劑、沉降劑等,提高施藥質量,保證防治效果。
7、推行統防統治。充分發揮病蟲害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裝備精良、管理規范、服務高效的作用,大力推進以穗期赤霉病防治為主的全程承包、代防代治等多種形式,大規模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和集中統一防治,適時組織開展應急防治,提高防治效率、效果和效益,解決小麥赤霉病預防控制窗口期短、時效性強,以及一家一戶“打藥難”“亂打藥”等問題。
8、及時搶收入倉。小麥進入收獲期,應及時收割、晾曬、篩選,如遇陰雨天氣,應采取烘干措施,防止收獲和儲存過程中濕度過大,導致病菌再度大量繁殖,造成毒素二次污染。